寫在最終回之前-----
 小時候聽長輩說「少年不識愁滋味」,我總不服。
 現在依然。
 站在每個時間點上,本來就有那時、那刻的無解與哀傷。
 差別只是:
 越老,問題越多、包袱越重、初衷越遠,無解越難解。
 還好我骨子裡只有十四歲,
 並且有一種一路都在「創造問題」的個性,
 我想在我人生的每一步裡,都不遺憾!
 所以,明明可以在家裡當個不缺案子的編劇,
 但我卻不安於,只是在電視機前,
 抱怨著自己的劇本被差強人意的呈現。
 我想知道:到底製作環節出了什麼問題?
 我以為,問題不是要「解決」,
 而是要去經歷、理解、衝撞出一條生路。
 於是,我參與了製作,成立了「親愛的工作室」。
 很多器重我的長輩聽聞消息要投資我,
 我婉拒了,
 因為我知道我是個「不聽話」的反骨人,
 我不愛聽上面的話,
 我愛聽最基層的聲音。
 我是個非常不把錢當錢的愚人,
 所以我只敢窮自己之能力,
 不敢灑別人的財富。
 我是個想把事情做好的固執者,
 如果只求把事情做完,那我寧可不做。
 於是,我和我的伙伴潘瑋翎開始了製作之路,
 她拿出了存來養老的錢,我拿著劇本邀約的定金,
 展開了兩個快老了的女人的冒險之旅------
 從「罪美麗」到「妹妹」。
 在電視環境如此惡劣的情況下,
 我們經歷了無以言喻的累、淚,以及感動。
 我把瑋翎的養老金都砸在製作裡了,
 同時也累積了四部戲的稿債。
 但,這些經歷讓工作室裡的六個女人----
 碧瑩、趴趴、藥藥、八芬,以及我和瑋翎,
 都成為「超有毅力的美麗女子」!
 親愛的您,
 此刻,我必須向您報告:
 隨著『妹妹』最終回的結束,
 親愛的工作室也將暫時結束。
 謝謝你們的支持。
 是真的好謝謝的那種謝謝。
 但,我們一定要------再重逢!